從業8年的心理咨詢師告訴你,真正實用的咨詢工具從來不在教材里。今天分享我自用的30張咨詢流程圖+測評模板,新手咨詢師用它能少走3年彎路,文末直接送可編輯電子版。
一、為什么這些圖表能幫你快速入門?
很多新手咨詢師容易陷入兩個誤區:要么生搬硬套教科書上的理論模型,要么完全憑感覺做咨詢。我整理的這套工具把常見的抑郁、焦慮、親子關系等12類案例,都轉化成了可視化的操作流程。比如【首次咨詢破冰五步法】直接標注了每個環節的時間節點和話術示例,比看十本理論書都管用。
二、真正高頻使用的核心圖表有哪些?
1. 咨詢進度跟蹤表(含6個關鍵評估維度)
2. 危機干預快速自查清單
3. 常用心理測評對照圖譜
4. 咨詢記錄標準化模板
重點說下第4個模板,包含"來訪者原話記錄區"、"咨詢師觀察區"、"下次咨詢預案區"三個模塊,特別適合還在實習期的朋友。上周我帶的新人咨詢師用這個模板做督導匯報,督導老師當場夸他記錄專業度超同期學員。
三、電子版使用訣竅
1. 表格中的藍色區域可直接修改參數
2. 測評圖譜建議彩打貼在咨詢室
3. 遇到復雜案例時,用流程圖打鉤排查
注意不要直接發給來訪者!有學員把焦慮自評表誤發導致糾紛,切記工具僅供專業使用。
四、常見問題答疑
Q:非心理學專業能用嗎?
A:表格已內置專業術語解釋,轉行做咨詢的教師、HR都在用
Q:需要付費認證嗎?
A:純公益分享,但禁止商用
文末福利:
私信回復"咨詢工具包"獲取下載鏈接
包含30張可編輯圖表+使用教學視頻+案例盤點文檔

心理咨詢師考試最難啃的3類題型及應對技巧
☆第一類:案例分析題——別被“長篇大論”唬住☆
這類題通常給一段詳細的來訪者描述,比如情緒問題、家庭矛盾等,然后讓你結合理論判斷干預方案。難點在于信息量大,容易抓不住重點。比如題目里可能提到“失眠、焦慮、職場壓力”,但核心問題或許是“自我認知偏差”。
應對技巧:
1. 先看問題,再讀案例:別一上來就埋頭苦讀,先掃一眼題目問什么(比如“適用的療法”“咨詢目標”),帶著問題找關鍵信息。
2. 邊讀邊劃關鍵詞:用筆標出“情緒詞”(如憤怒、壓抑)、行為表現(如回避社交)、背景事件(如失業、離婚)。
3. 套框架答題:比如按“問題診斷—理論依據—干預步驟”的邏輯寫,避免漏點。比如人本主義強調共情,認知療法側重糾正錯誤信念,別搞混!
☆第二類:理論辨析題——別讓概念“傻傻分不清”☆
考試??几鞔罅髋傻暮诵挠^點差異,比如“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對同一問題的解釋”。難點是理論名稱相似,容易張冠李戴。比如弗洛伊德的“本我”和羅杰斯的“自我概念”完全不是一碼事。
應對技巧:
1. 列表對比記憶:把易混理論(如認知療法 vs 理性情緒療法)做成表格,對比創始人、核心觀點、技術手段。
2. 記口訣:比如“精分看過去,人本看當下,行為看環境”,簡單粗暴但有效。
3. 結合例子理解:比如“陽性強化法”對應“孩子按時完成作業給獎勵”,具象化后更好記。
☆第三類:情景模擬題——別當“紙上談兵”選手☆
這類題會假設咨詢中的突發場景,比如“來訪者突然沉默”或“情緒崩潰”,問你如何應對。難在既要靈活又要專業,比如不能直接給建議,而是引導對方探索。
應對技巧:
1. 背熟咨詢原則:共情、積極關注、中立態度是底線,答題時先體現這些。
2. 分步驟拆解:比如面對來訪者哭泣,先遞紙巾(表達關懷),再詢問“你愿意說說現在的感受嗎”(開放式提問)。
3. 多練真題找感覺:網上找模擬對話,自己扮演咨詢師和來訪者,實戰最能發現問題。
親情提示:考試時間緊張,平時練題一定要卡時間!比如案例分析控制在15分鐘內,先保證答完,再追求完美。備考資料別貪多,吃透一本教材+真題足夠。
好了,方法再多也得靠練!趕緊翻出你的錯題本,對照這三類題型逐個攻破吧!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