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看似只能在診室工作,其實藏著不少接地氣的賺錢門道。我接觸過上百位同行后發現,很多咨詢師都悄悄搞起了副業,有的甚至副業收入超過了本職工作。今天就給大家掰扯掰扯適合咱們這個職業的創業方向,手把手教你怎么避開那些新手必踩的坑。
第一個方向是開情感咨詢所。現在年輕人婚戀問題多,有個咨詢師朋友在商場里租了20平小鋪子,專門做情侶矛盾調解。他跟我說,現在小年輕吵個架都舍得花300塊/小時找人評理,去年情人節當天就接了8單。
第二個是心理主題咖啡館。杭州有個同行把咨詢室和咖啡館結合,顧客可以邊喝"解憂拿鐵"邊做心理測評。重點是要選大學城或寫字樓附近,桌椅擺放要保證私密性,最好能隔成半封閉卡座。
第三個是線上咨詢平臺。我認識個90后咨詢師,自己開發了個小程序接單,專門做深夜情感熱線。她跟我透露,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是最忙時段,定價比線下低30%反而更賺錢。
第四個是兒童專注力訓練班。現在家長特別舍得在這方面花錢,有個案例是做"游戲化訓練課程",把沙盤治療和感統訓練結合,按學期收費,一個孩子收8000塊。
第五個是心理測評工作室。重點要開發特色測評產品,比如流行的MBTI職業測試、親密關系匹配度測試。記得要申請著作權,有個同行就吃過被抄襲的虧。
別忘了幾個關鍵點:選址要考慮私密性但別太偏僻;線上平臺要辦《互聯網醫療衛生信息服務許可證》;跟人合伙一定要簽技術入股協議。去年就有同行因為沒簽協議,自己研發的測評系統被合伙人拿走了。

心理咨詢師如何通過副業月入過萬
一、線上咨詢:把時間賣給更多人
別光盯著線下咨詢那點時間,互聯網早把市場擴大了十倍不止。新手建議先從入駐專業平臺開始,比如簡單心理、壹心理,客源穩定還能積累口碑。有經驗的咨詢師可以自己開視頻咨詢,用騰訊會議或釘釘就能接單,價格比線下低30%,但單量能翻兩三倍。認識個同行專門做職場焦慮方向,周末接線上咨詢,一個月能多賺四五千。
二、知識付費:把你的經驗變成產品
現在人學習都愛刷手機,把你的專業知識拆成小課特別受歡迎。在千聊、小鵝通開個199元的情緒管理訓練營,錄10節音頻課就能開賣。有個朋友更聰明,把常見的親子溝通問題做成21天打卡計劃,每天發個10分鐘案例盤點,定價99元,靠朋友圈轉介紹一個月賣了300多份。
三、自媒體變現:站著就把錢掙了
抖音上有個咨詢師專拍"30秒心理學冷知識",靠接心理咨詢App推廣,一條廣告費8000+。做自媒體關鍵要找準人設:可以是溫柔治愈系,每天發段安慰語錄;也可以是干貨型,教人際關系技巧。重點是把專業術語翻譯成人話,比如把"認知行為療法"說成"三招改掉胡思亂想"。
四、企業服務:批量接單的秘訣
很多公司現在舍得給員工買心理服務,這塊市場很多人沒注意到。給企業做EAP項目,一次員工壓力管理培訓收費3000-5000元。更聰明的玩法是和健身房、月子中心合作,給他們的客戶加贈心理測評服務,從中拿分成。有個同行專門接教培機構單子,給焦慮的家長做講座,旺季月入2萬+。
五、線下活動:面對面更值錢
周末在咖啡館組織正念冥想體驗課,收個99元/人,每次20人就是2000元。社區搞公益講座也別白講,結束時推499元的私密傾訴套餐,轉化率特別高。還有個狠招——和婚介所合作,給相親男女做溝通技巧培訓,收費比單獨咨詢高30%.
關鍵要結合自身特長選賽道。擅長兒童心理的可以做家長課堂,熟悉職場規則的專攻白領群體。別貪多,先把一個渠道做透,客戶自然幫你轉介紹。記住每次服務都是打廣告,有人找你做300元的咨詢,可能后來會買你3000元的課程。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