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心理咨詢師取消國考了?現在還能考證嗎?""街邊機構說交錢“抱過”是真的嗎?"作為從業8年的心理咨詢師,今天手把手教大家認清最新政策變化。
2024年最新政策顯示,國家確實取消了原有的二、三級心理咨詢師職業資格認定。注意!取消的是人社部的國考證書,但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等機構的專業培訓證書依然有效。這個變化意味著:
1. 考證門檻變高:現在必須通過指定機構培訓才能報考
2. 學習周期延長:要求完成192課時基礎課程
3. 機構魚龍混雜:涌現出大量"快速拿證"的野雞機構
這三類人建議暫緩考證:
① 想靠證書轉行的職場小白(需積累至少500小時個案)
② 沖著高薪報名的學生黨(時薪50-300元要看資歷)
③ 相信"包就業"承諾的中年轉行者(實際就業率不足30%)
如何選擇靠譜機構?記住這三點:
1. 看授權:必須出示中科院或心理學會的授權書
2. 查師資:主講老師要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
3. 問服務:必須包含線下實操培訓(重要!)
以我帶的學員小王為例,去年他對比了7家機構后發現:
某機構學費6800元但缺少面授課程
另一家承諾"代刷課時"明顯違規
最終選擇包含30小時沙盤治療實操的機構
備考建議:重點攻克變態心理學(占考試35%)和發展心理學(占25%),推薦使用《心理咨詢師成長手冊》配合真題訓練,每天保持2小時學習時間。
別忘了:現在有些機構打著"國際認證"旗號招生,要警惕!目前國內認可的只有注冊系統心理師(CPS)和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等少數認證。

心理咨詢師證書取消后,從業者如何提升競爭力?
一、把專業底子打扎實
現在市面上很多速成培訓水分大,學完連基本溝通都成問題。建議系統學習某個流派的技術,比如認知行為療法或家庭治療。北京有位同行花了三年時間專攻沙盤游戲治療,現在成了兒童心理咨詢領域的香餑餑。別貪多求全,先在一個細分領域做到精通更重要。
二、實戰經驗比證書管用
某三線城市的李老師分享過她的經歷:每周義務為社區做兩場心理講座,三年下來積累了上千個案例。現在她的咨詢費比持證時期還漲了三成。建議大家主動找學校、社區合作,公益咨詢既能幫人又能攢經驗。記住,能解決問題的咨詢師永遠不缺客戶。
三、打造個人專業標簽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別悶頭做咨詢。有個90后咨詢師在短視頻平臺分享婚姻溝通技巧,半年積累了20萬粉絲。可以嘗試:
1. 定期寫案例分析(注意隱私保護)
2. 做直播解答常見心理問題
3. 開發特色課程(比如職場減壓、親子溝通)
關鍵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別跟風做同質化內容。
四、持續充電別停步
杭州有位資深咨詢師,每年花2萬元參加各類工作坊。她在學戲劇治療,說這是未來趨勢。建議大家:
定期參加督導小組
關注國際前沿療法
學習相關技能(比如繪畫分析、OH卡牌)
知識更新換代快,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五、建立行業人脈網
加入地方心理協會,多參加行業交流會。上次武漢舉辦的心理咨詢師沙龍,有個小伙子通過現場演示房樹人測驗,當場接到三個機構合作邀請。同行不是競爭對手,多交流才能發現新機會。
這個行業最終拼的是真本事。與其糾結證書問題,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服務質量上。當你的咨詢室坐滿回頭客,當家長主動把孩子帶來做輔導,當企業愿意花錢請你做員工培訓——這些才是最好的實力證明。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