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臺收到不少老師咨詢,"現在考小學心理咨詢師到底要什么條件?"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說清楚,特別是想考2025年證書的,這五個關鍵點必須提前知道!
第一關,學歷要達標
現在報考要求比前幾年嚴格多了。普通大專生要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專業,非相關專業的必須修過60學時培訓課程。重點來了!中專學歷的現在只能報幼兒方向,小學崗必須大專起步。有個真實案例,去年李老師中專畢業,在培訓機構交了錢才發現不符合條件,白白浪費三個月。
第二關,工作經驗卡得嚴
不是有證就能上崗!要求至少2年教育相關工作經驗,這里有個竅門,校外輔導機構的工作經驗也算,但需要提供完整的工資流水和勞動合同。有個特殊情況,師范院校在讀研究生可以用實習經歷折算,但每周要滿20小時。
第三關,年齡限制有講究
官方要求22-45周歲,但實際審核時,35歲以上的要加考實操面試。去年考試數據顯示,40歲以上考生通過率只有58%,建議大齡考生提前半年參加模擬實訓。
第四類人直接淘汰,
1. 有違規補課記錄的教師(以教育局備案為準)
2. 非全日制學歷未修滿培訓課程的
3. 普通話證書低于二級甲等的
4. 近三年有重大教學事故的
報考流程“防坑”攻略,
1. 每年3月、9月兩次報名,別信"隨時可報"的機構
2. 準備材料要原件掃描件+紙質復印件
3. 實操考試新增"情景模擬"環節,占分30%
備考建議,
重點啃《兒童發展心理學》和《校園危機干預》,這兩本占筆試60%內容。有個省錢妙招,去當地師范院校圖書館借閱最新版教材,比買新書省200多塊。
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
Q,自考本科能報嗎?
A,學信網可查的就行,但要加考教育法規
Q,證書全國通用嗎?
A,新版證書帶二維碼防偽,全國公立學校都認
Q,考不過能補考幾次?
A,筆試3年內可補考2次,實操只能補考1次
學姐提醒,現在市面上很多假機構,認準"中國教育學會心理咨詢師認證"官網,報名費統一價2380元,多收的都是中間商賺差價。

小學心理咨詢師證考下來到底有什么用?真實收入曝光
一、小學心理咨詢師證到底能干啥?
很多人以為,這個證只能在學校當心理老師用,其實它的用處比你想的廣得多。先說最直接的,有了這個證,你就能名正言順地參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現在很多小學都要求配備專職心理老師,尤其是大城市,持證上崗已經是硬性條件。
再說點“隱藏功能”,比如家長溝通。現在小學生心理問題多,家長焦慮的也多。如果你有心理咨詢師證,家長會更信任你的建議,處理家校矛盾時也更有底氣。我認識一位班主任,考完證后開家長會,連投訴都變少了——家長覺得她“專業”。
還有更實際的,副業機會。周末接個線上咨詢,或者給培訓機構做兒童心理輔導,時薪能到200-300元。不過這個得看個人能力,證書算是敲門磚。
二、這個證能帶來多少收入?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錢。分兩種情況,
1. 在學校全職,
一線城市公立小學,專職心理老師月薪一般在6000-9000元(含補貼);
二三線城市4000-6000元比較常見;
私立學校會高些,但工作量大,月入過萬的也有。
2. 兼職或自由職業,
社區公益咨詢每小時80-150元;
線上平臺接單,比如青少年厭學、注意力訓練,單次30分鐘收費100元左右;
如果做定制服務,比如給托管班設計心理活動課,一節課能收500-800元。
注意,收入高低和證書關系不大,關鍵看你會不會“用”。有個朋友考完證后,主動給學校策劃了“情緒管理周”,結果被教育局當典型案例推廣,第二年直接評上了職稱。
三、考完證后怎么用起來?
別讓證書躺在抽屜里吃灰!分享三個接地氣的用法,
1. 升級你的日常工作,
比如批改作業時,用心理學方法分析學生的錯誤類型。哪個孩子總犯同樣的錯?可能是焦慮或注意力問題,及時和家長溝通,效果比簡單批評好十倍。
2. 打造個人品牌,
在抖音或微信視頻號發點“小學生心理小技巧”,比如“3個動作緩解考試緊張”。積累到1000粉絲后,就能接本地教培機構的合作。
3. 跨界合作,
和社區圖書館合作辦親子讀書會,或者給托管班培訓老師。這種活不需要坐班,一次活動賺個三五百,還能積累人脈。
四、為啥現在特別需要這個證?
去年教育部剛發文件,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教師”。但現實是,很多學校還在用班主任或德育主任頂崗。這說明啥?機會多,競爭少!
另外,現在家長對心理問題的認知也高了。以前孩子上課走神,家長只會罵“不認真”;現在會主動問,“是不是感統失調?”這時候,持證的專業人士就成了剛需。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大實話,這個證最大的價值不是加工資,而是讓你多一種解決問題的視角。比如處理學生打架,懂心理學的老師會先觀察行為模式,再找深層原因,而不是簡單各打五十大板。時間久了,學生服你,家長認你,工作自然越做越順。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