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多同學私信問學校心理咨詢師報考的事,我發現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最新要求就盲目準備。今天一朋友就跟大家嘮嘮實話,尤其下面這六類朋友,今年報名鐵定過不了初審!
第一類,學歷不夠硬還死磕的
現在全日制本科是基本線,自考本科必須帶學位證。去年有個大專畢業的學員,花了三個月準備材料,說一千,道一萬初審都沒過。我強調一點,學前教育、體育專業想轉行的,必須補修心理學基礎課程。
第二類,工作年限玩"數字游戲"的
很多培訓機構說"相關工作經驗滿2年就行",千萬別信!教育局最新文件明確要求,
中小學崗,3年以上教學經驗+1年兼職咨詢
高校崗,必須持證輔導員工作滿2年
去年某重點中學老師就栽在這兒,教學年限夠但缺咨詢經歷,白交了兩千報名費。
第三類,證書亂考一通的
現在市面上ACI、APEI這些野雞證書早就不認了!認準三個證,
1. 人社部心理咨詢師三級(基礎門檻)
2.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資格證(進學校必備)
3. 注冊心理師(高校崗優先)
重點提醒,2023年起新增危機干預專項培訓證書,報考重點校區的必須有。
第四類,體檢存在硬傷的
今年新增五項體檢標準,
色覺異常II度(紅綠色盲)
雙耳聽力障礙佩戴助聽器仍低于3米
嚴重口吃(每分鐘停頓超5次)
手部功能性障礙
精神類疾病史
某考生筆試面試都過了,卻因色盲被淘汰,冤不冤?
第五類,政審材料不齊全的
除了無犯罪證明,現在要加三份材料,
原單位師德證明(需負責人親筆簽名)
社區日常行為評估表
個人征信報告(重點查網貸記錄)
去年某考生就因大學期間校園貸記錄被刷,這些坑千萬要注意!
第六類,面試準備跑偏的
別再練那些理論問答了!今年面試新增三個場景,
1. 學生自殘應急處置(限時3分鐘)
2. 家長投訴應對(現場模擬)
3. 跨部門協作演練(與教導主任、班主任三方會談)
建議多去學校實習,真實案例比模擬題管用十倍!
一朋友掏心窩子說兩句,現在報考越來越嚴,但通過率反而從15%漲到22%,說明準備充分的人多了。重點要吃透《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訣竅》(2023版),今年三分之一的考題都出自這里。建議大家盯緊教育局官網,別輕信培訓機構的小道消息。

學校心理咨詢師真實收入大調查
一、地域差異比想象中更大
一線城市公立學校的在編心理老師,月工資普遍在7000-12000元之間。比如北京某重點中學的王老師,工齡8年,每月到手約9500元,加上年終獎和各類補貼,年收入大概13萬。但在三線城市教書的李老師情況就不同了,雖然同樣是公辦學校正式編制,每月到手工資只有4800元左右,算上績效年收入勉強到6萬。
二、公辦民辦待遇兩重天
私立學校的工資看起來高些,但隱形福利少得多。廣州某民辦高中的陳老師月薪1.1萬,但沒有住房補貼、餐補,年終獎也只有公辦學校的三分之一。最現實的是,民辦學校更看重課時量,很多心理老師還要兼帶德育課或者當班主任。
三、編制才是硬道理
有沒有編制差別巨大。杭州某區實行合同制招聘的心理老師,雖然做著同樣的工作,但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繳納,節假日福利減半,年薪比在編同事少3-4萬。不過也有特例,像深圳某些學校實行"聘任制教師"同工同酬,這種情況越來越少見。
四、額外收入從哪來?
除了固定工資,不少心理老師會通過其他途徑增加收入,
1. 周末在培訓機構兼職講課,每小時200-400元
2. 接線上心理咨詢,按次收費100-300元
3. 參與編寫心理健康教材,賺取稿費
但要注意,這些兼職需要提前向學校報備,有些單位是明令禁止的。
五、工作強度別小看
很多人覺得心理老師清閑,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除了日常咨詢、上課,還要做危機干預、組織活動、寫材料報表。某二線城市初中老師吐槽,"每周20節課,加上午間接待、晚上家長咨詢,真正做咨詢的時間不到四分之一。"
六、隱性福利要算清
公辦學校的福利往往被忽略,北京某附中提供教師公寓,月租只要市價的1/3;上海某小學給教師子女入學優先權;多數學校寒暑假工資照發,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收益。
七、未來發展看這里
隨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重視,部分地區開始增設專職心理教師崗位。江蘇從2023年起要求每校至少配備2名專職心理老師,浙江把心理教師職稱單列評審。雖然目前收入不算特別高,但職業穩定性在社會職業中仍具優勢。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這工作到底值不值得干?其實關鍵看追求什么。如果圖穩定和寒暑假,公辦學校確實不錯;要是想多掙錢,可能需要另辟蹊徑。不過話說回來,能堅持在這個崗位的人,大多還是真心喜歡和孩子們打交道。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