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粉絲私信,"老王,我今年28歲想轉行,攝影和心理咨詢師到底該選哪個?"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去年指導表弟做職業規劃的經歷。表弟原本在國企做行政,后來發現這兩個職業都挺感興趣,結果在培訓機構忽悠下差點報錯班。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說說這兩個職業的真實情況,特別是容易踩坑的3類人。
先說攝影這行。現在單反白菜價,短視頻平臺火爆,看起來門檻低對吧?但真正靠攝影吃飯需要三個硬條件,一是能扛得住前三年入不敷出,二是有持續創作優質內容的耐力,三是至少準備5-8萬啟動資金買設備。我認識的工作室老板一姐妹,前兩年主要靠拍婚禮回本,現在轉型做商業攝影,月入3萬+,但旺季時每天工作16小時是常態。
再說心理咨詢師。自從取消國家認證考試后,現在市面上的證書魚龍混雜。正規路徑是,心理學本科→碩士→累計個案時長→督導。我閨蜜小美花了6年時間,現在在深圳某三甲醫院心理科,時薪800元,但前期投入超20萬學費。關鍵是要能耐得住寂寞,前五年基本在學習和低價接個案中度過。
重點來了,這3類人最容易選錯行,
第一類,想快速賺錢的。攝影前期設備投入大,心理咨詢師需要長期積累,兩個都不是賺快錢的行業。上周有個學員花3萬報攝影速成班,結果發現接單價才200元/套。
第二類,性格內向又社恐的。別以為心理咨詢師只需要坐著聽人說話,實際要主動引導話題,處理來訪者的負面情緒。攝影更不用說了,約模特、談客戶都需要社交能力。
第三類,35歲以上的轉行者。不是說完全不行,但要考慮現實。我認識37歲轉行做心理咨詢師的寶媽,光考北師大MAP就備考了2年,期間還要帶孩子,壓力非常大。
建議大家在選擇前做好三件事,1.去攝影工作室當半個月免費助理 2.參加心理咨詢機構的公益見習 3.核算自己的存款能支撐多久無收入期。去年我表弟就是跟著婚慶團隊跑了半個月外景,發現體力吃不消才果斷轉投心理學方向。

零基礎轉行攝影需要準備多少錢?過來人曬真實賬單
一、設備篇,相機和鏡頭是重頭
1. 相機機身
如果完全從零開始,建議先入手一臺二手入門級單反或微單。比如佳能800D、索尼A6000這類機型,二手價格在3000-4000元左右,能滿足日常人像、靜物拍攝需求。如果預算充足,直接上全畫幅(比如佳能6D2或索尼A7M3),二手價約8000-10000元。
2. 鏡頭
新手建議先買“一鏡走天下”的變焦頭,比如24-70mm焦段。副廠鏡頭性價比更高,騰龍或適馬的24-70mm f2.8二手價約4000元。如果主拍人像,再補一個50mm定焦頭(小痰盂700元左右)。
3. 基礎配件
三腳架,200-500元的輕便款夠用。
內存卡,64G高速卡約150元。
相機包,防震雙肩包300元左右。
備用電池,副廠電池兩塊約200元。
設備總預算,入門檔6000-8000元,進階檔1.5萬-2萬元。
二、學習成本,別光靠自學
1. 線上課程
系統學習構圖、用光、后期,推薦買一套口碑好的網課。價格300-800元不等,重點看老師是否有實戰經驗。
2. 線下實踐
參加攝影社群的外拍活動,人均費用50-100元/次(含模特和場地)。前3個月至少參加5次,預算500元左右。
3. 后期軟件
Lightroom和Photoshop,某寶買正版年費約200元。
顯示器校色儀,如果修圖需求高,租用校色儀一次50元。
學習總預算,1000-1500元。
三、其他開支,別小看這些零碎錢
1. 樣片拍攝
剛開始需要積累作品,找互勉模特可能得包路費或請頓飯,人均50-100元/次。拍10組至少準備500元。
2. 證件和宣傳
營業執照,注冊個體戶免費,但需要工作室地址(家用可掛靠)。
作品集網站,年費200-500元(比如圖蟲、Portfolio)。
3. 雜項消耗
反光板、柔光罩等小道具,200元內搞定。
電腦配置,如果手頭電腦太卡,升級內存或硬盤約500元。
四、“上岸人”的真心話
1. 別追求一步到位,相機可以二手,鏡頭慢慢攢,前期用性價比設備練手更重要。
2. 接單回血要趁早,拍熟人婚禮、活動跟拍,一單收費800-1500元,既能練技術又能補貼開銷。
3. 避開智商稅,網紅濾鏡預設、高價攝影班慎買,多逛論壇(如蜂鳥網、色影無忌)找免費資源。
對了附上朋友A的賬單明細(非一線城市),
二手佳能6D機身+50mm定焦,6200元
攝影課+外拍活動,1200元
三腳架/內存卡等配件,800元
樣片拍攝路費,400元
總計,8600元
他的經驗是,“攢夠1萬就能起步,邊接單邊升級設備更劃算。”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